今天有幸去參加Google舉辦的網路行銷講座,主題雖然說是要教大家如何幫助網站行銷賺錢,但是實際上是要介紹Google的AdWords和AdSence。姑且先不說演講的內容如何,光是1200元的AdWords的抵用卷跟250元的icash,也算值回票價。
這次演講的主題,其實是要鼓勵大家踴躍在網路創業,並且透過Google的廣告服務,一方面推銷產品,一方面也可以賺錢(就像我的blog一樣)。Google果然是會行銷的公司,整場研討會三句不離"賺錢",台下的聽眾也跟著聽著眼睛都亮了起來。但很可惜,演講的主題除了告訴大家目前有近四成的人會使用網路購物這個事實之外,並沒有跟大家分享如何開發剩下六成未曾使用網路購物的客戶群。
我從不認為有Web 2.0這種東西(行銷騙錢用的,就像"M型社會"一樣),但網際網路的發展,一直受限於Http和Browser的限制,處於"Pull - Search"的階段 -- 必須用盡各種手段"吸引"使用者來瀏覽網站。而下一代的Web應用程式(或許會有人要叫它Web 3.0)開始,應該會開始走入"Push"的階段 -- 網站或是網路服務只是做為content provider,使用者可以透過前端的應用程式或是作業系統內建的服務(Windows Update?) 訂閱自己需要的content。
為什麼我會這樣說呢? 因為在目前網際網路應用程式的發展方面,無論是用哪一種技術發展出來的網站,最後使用者都必須要透過瀏覽器瀏覽。而隨著使用者操作介面的需求越來越高,瀏覽器的負荷也越來越大。原本DHTML的技術早已無法滿足需求,所以大家的瀏覽器每次開啟就必須要下載一堆東西。再者,網路交易的日益頻繁,雖然瀏覽器有許多安全性的設定可以調整,但是隨著駭客(網軍?) 攻擊技術的日新月異,很快現在的網際網路應用程式會有更多的安全性的漏洞會發生 -- 而我們大多數情況之下能做的,只是將Http換成Https(SSL) 這樣而已。
就像前一篇"Thin Client, Bye Bye" 裡我所說的,為了滿足這些需求,未來網際網路應用程式的前端,會再走向Rich Client。會有許多的"網路頻道商"(姑且先這樣稱呼),提供一些結合網站或是網路服務的Windows前端程式(不一定是瀏覽器),透過網路下載或是預先安裝到電腦(eeepc?)或Device上,讓使用者可以用更方便的方式操作網站的功能,同時可以支援離線瀏覽、更安全的資料加密技術、以及更friendly的操作介面。等等,我該不會是在說SOA(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 吧? 沒錯,這應該也就是SOA實做的世界。如此一來,隨處都可以很容易的瀏覽網站提供的動態資訊,我們該討論的應該就不是有多少人"上過"你的網站,而是該想想,我該透過哪些網路頻道商的"通路",去出版我的網站內容。
而網路頻道商為了生存,勢必需要提供低價、甚至是免費的服務(或是免費的Device?),如此一來廣告商就有切入的空間了。甚至行銷的方式,也需要跟著改變,這就不是我可以跟大家討論的。但是技術上可以見到的是,Push型態的網際網路瀏覽方式正在形成當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